廣州偉源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官網
大方向來看,MicroLED可替代LCD、OLED,占據所有的顯示應用如AR/VR、可穿戴、手機、汽車、筆記本電腦、電視。不過MicroLED的技術特性,又決定了它有著更大的應用外延。這里我們不著重探討MicroLED在普通照明(如健康醫療領域微型化的光電鑷子、光學耳蝸植入)、VLC(可見光通訊)等方面的應用,而關注它在顯示方面的應用。
首先在高ppi(每英寸的像素數量)方面,雖然如今高端手機的像素密度早就來到了500ppi左右,但AR/VR對于像素密度仍然有著不小的追求,尤其在高于1000ppi的需求方面,MicroLED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,畢竟它可以很小。加上AR/VR在顯示亮度、對比度、響應時間方面的要求,MicroLED能夠讓AR/VR的體驗上升一個臺階。
在AR/VR應用上,LCD的光學層級結構顯得太過復雜,因此存在著較大程度的光和系統層面的損失與缺陷;而OLED則受限于有機材料發光特性,亮度本身就比較低。MicroLED則如前文所述,克服了兩位前輩的缺陷,在結構和材料層面碾壓LCD和OLED;雖然其EQE數值現階段仍然不是很好看。
另外由于客觀制造條件和成本的限制(主要是在mass transfer制造階段,以及高電流密度更少受到側壁缺陷的影響),AR/VR、可穿戴設備、投影機等會成為MicroLED率先登場的應用——它們對于高ppi有著更天然的需求,MicroLED因此成為這些應用的絕對優選。
此外,MicroLED在制造柔性屏、折疊屏、透明屏方面有著更天然的優勢。從直覺來看就不難理解,更微小的microLED稀疏地排布于透明基板上,在大屏更低ppi的情況下,對于透明屏、柔性屏的制造自然更有價值。不僅是透明電視,汽車前擋風玻璃HUD透明顯示之類的應用也是有價值的。這些應用實際上都有對應的廠商做過宣傳,比如錼創科技就展示過MicroLED制造的透明+柔性顯示屏。
除了傳統顯示上的應用,MicroLED還能應用于裸眼3D顯示——更小的像素間隔、自發光特性、高亮度,讓光場顯示系統的緊湊方案成為可能。此外,如前文所述在生物醫療和健康,如神經元刺激等,以及可見光通訊方面,MicroLED都是有應用前景的。因此從市場價值來看,MicroLED創造的市場規模中短期內都至少是以數十億計的,當然前提是MicroLED最終邁向成熟和大規模量產。